- 學歷層次:職業學校
- 學校性質:公立
- 學校專業:
- 院校地址:陜西
學校簡介
鎮坪縣職業中學是經教育部門批準成立的一所職業學校,校園面積60畝,現有教職工207人,在校學生3972人,每年學校向企事業單位輸送的人才都得到了一致好評。
校規校紀
一、自尊自愛,注重儀表
1、維護國家榮譽。尊敬國旗、國徽,會唱國歌,升降國旗、奏唱國歌時要肅立、脫帽、行注目禮。
2、坐、立、行、讀書、寫字姿勢正確。
3、穿戴整潔、樸素大方。頭發干凈,不燙發、化妝、佩戴首飾。男生不留長發。女生不穿高跟鞋。
4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不隨地吐痰、亂扔廢棄物。不吸煙、喝酒。
5、舉止文明。不打架罵人、說臟話。不賭博,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。
6、情趣健康。不看色情、兇殺、迷信的書刊、影視片,不唱不健康歌曲,不參加迷信活動。
7、不進營業性舞廳、營業性電子游戲廳、酒吧和音樂榮座等不適宜中學生活動的場所。
8、愛惜名譽,拾金不昧,抵制不良誘惑,不做有損人格的事。
二、誠實守信,禮貌待人
9、要講普通話。使用禮貌用語。講話注意場合,態度和藹。
10、尊重他人的人格、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。謙恭禮讓,敬老愛幼,尊重婦女,幫助殘疾人。遇見外賓,以禮相待,不卑不亢。
11、尊重教職工,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候?;卮饚熼L問話要起立,接受遞送物品時要起立并用雙手。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誠懇。
12、同學之間團結互助,正常交往,真誠相待,不叫侮辱性綽號,不欺侮同學,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。
13、待客熱情,起立迎送。鄰里有困難時,主動關心、幫助。
14、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、動用他人物品、看他人信件和日記。
15、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、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,妨礙別人要道歉。
16、惜時守信。答應別人的事要按時做到,做不到時表示歉意,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。不說謊,不騙人,不弄虛作假,知錯就改。
三、遵規守紀,勤奮學習
17、按時到校,上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。上下課時,起立向老師致敬。下課時,請老師先行。18、上課專心聽講,勇于提出問題,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,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。
19、認真預習、復習,按時獨立完成作業??荚嚥蛔鞅?。合理安排課余生活。
20、積極參加團隊活動和學校、班級組織的文體活動、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。
21、認真值日、保持教室、校園整潔優美。保持圖書館、閱覽室的安靜。不在教室和樓道內追逐喧嘩。
22、愛護校舍和公物,不在黑板、墻壁、課桌、布告欄等處涂抹亂刻畫。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,損壞東西要賠償。
23、參加各種集會準時到達,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。
24、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,愛惜糧食,節約水電,服從管理。
四、勤勞儉樸,孝敬父母
25、生活有規律,按時作息。
26、學會料理個人生活,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。
27、主動承擔收撿房間、洗衣、做飯、洗刷餐具和打掃樓道、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。
28、生活節儉,不擺闊氣,不亂花錢。
29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,經常把生活、學習、思想情況告訴父母。
30、外出和到家時,向父母打招呼,未經家長同意,不得在外住宿。
31、尊敬體貼幫助父母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,關心照顧長輩和兄弟姐妹。
32、對長輩有意見,有禮貌地提出,不耍脾氣,不頂撞。
五、嚴于律己,遵守公德
33、遵守交通法規,不違章騎車,過馬路走人行橫道。
34、乘公共車、船主動購票,給老、幼、病、殘、孕婦及師長讓路、讓座,不爭搶座位。
35、遵守公共秩序,購票購物按順序,對營業人員有禮貌。
36、愛護公用設施、文物古跡。愛惜莊稼、花草、樹木。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。
37、參觀游覽守秩序,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肅穆。
38、觀看演出和比賽,做文明觀眾,不起哄滋擾,結束時鼓掌致意。
39、尊重外地人,遇有問路,認真指導。
40、見義勇為,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,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。
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的簡介
學校始終高舉“升學與就業”兩面旗幟,堅持“內抓質量,外塑形象,強化內涵”的方針,走“規范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”發展之路,根植于鎮平縣兩大特色支柱產業—–玉雕業、地毯業,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宗旨,走出了一條職教發展的成功之路,被譽為河南省“工藝大師的搖籃”、“玉雕人才培養的航母”,成為豫西南一顆璀璨的職教明珠。工藝美術專業和玉雕藝術專業成為豫職業學校省級重點專業點、省級職教品牌專業。學?,F開設專業:工藝美術、玉雕藝術、珠寶首飾鑲嵌、營銷與導購(計算機方向)、服裝設計與制作、幼師、音樂藝術等專業。以“工藝美術、玉雕藝術”兩大骨干專業為龍頭的專業體系日臻完善,辦學規模繼續擴大,辦學效益持續提高。豐厚的藝術土壤,凝重的文化積淀,吸引了來自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廣東、浙江、青海、內蒙等十幾個省、市、自治區的學生。學校先后接待了河南省寶玉石協會、北京市白玉協會、北京天德高科技集團公司、青海祁連縣政府參訪團、安徽蚌埠職教參訪團、河南商水職教參訪團以及國內知名專家、教授參訪。辦學效應享譽省內外。
建校二十多年來,學校共向各類院校和社會輸送優秀畢業生和專業技術人才28400多人,畢業生遍布全縣玉雕、地毯2000多家企業,培養出4名國家級玉雕大師、21名省市級玉雕大師、62名省級高級工藝師,為鎮平玉雕、地毯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。學校先后榮獲“科教興宛先進單位”、“南陽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”、“南陽市職教攻堅先進單位”、“南陽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”、“河南省職業學校職業指導與就業服務示范學?!?、“河南省科技推廣十佳學?!?、“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”、“河南省示范性職業學?!?、“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?!钡榷囗棙s譽稱號,是河南省“2010-2012年職教攻堅計劃項目庫建設項目”及“百所重點建設的示范性縣級中等職業學?!?、“河南省玉雕人才培養基地”、“河南省玉雕行業協會常任理事單位”,同時又是河南省重要的“陽光工程、雨露計劃、技能就業培訓”基地。
學校在全省創建“職教強縣”和實施“職教攻堅計劃”過程中,以“四個帶動”為指針,強力爭取項目,筑巢引鳳,先后獲得“省政府職教發展專項配套資助基金”數百萬元,全部用于基礎能力建設。學校是“河南省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集團理事單位”、“鎮平縣玉雕職教集團牽頭單位”,軟、硬件環境達到了河南省同類學校先進水平,辦學條件優越,實驗實習開出率位于全省領先地位。適值國務院“十二五”中長期教育振興計劃頒布實施之際,該校正趕上二次創業的好機遇。以秦英翔為校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表示:承前啟后,繼往開來,負重拼搏,與時俱進,為鎮平職業教育的興旺發達再立新功
鎮平縣有多少所學校,小學中學高中?
鎮平縣有22個鄉鎮(街道辦事處),公辦中小學校267所。
其中,小學220所,初中41所,普通高中3所,職教中心(職業高中)2所。
鎮坪縣的教育
民國伊始改學堂為學校。開設國文、算術等課程。民國18年(1929)嚴肅燒毀高等小學校。嗣后鎮坪縣陷于匪域,學校全停。民國28年(1939)督察專員杭毅捐薪2000元,由地方人士積極籌措倡辦“競公女子學?!?。于次年8月借牛頭店高家坪民房作校舍開學。民國35年(1946)春因經費拮據停辦。
民國29年(1940),在江西館設完全小學1所,重新開辦晶珠、古竹、文竹中心小學各1所,國民小學5所。民國30年(1941)2月,增設曙坪中心小學1所,保國民小學15所,至此,鎮坪縣5鄉20保,鄉有中心小學,保有國民小學。民國33年(1944)國民學校增至31所,其中晶珠鄉7所,其他各鄉6所。
1950年7月,舊城、白土嶺辦完全小學2所、鄉初小2所。1953年將竹葉關、螞蝗壩2所私學收回公辦,公辦學校共18所。次年發展到31所。1956年調整公辦,提倡群眾辦學,秋季公辦小學40所、民辦小學5所。1957年,小曙河小學高年級班并入石砦小學。
1958年按照省委、省人委提出的《1958年文教工作十二條奮斗目標》,全黨動員,全民辦學,小學由1957年的44所發展至81所(其中民辦22所)。石砦小學由康熙坡遷入城內。9月宣布公社化,將規模小的學校并入中心學校,學校實行食堂制,吃飯不要錢。到1962年,農村生活困難,民辦小學由1960年24所減少為10所。公辦、民辦小學共47所。
1963年,根據國家“兩條腿走路”的辦學方針,恢復和發展民辦小學。至1965年,鎮坪縣公辦小學73所、民辦小學102所?!拔幕蟾锩遍_始后,學校秩序被破壞,部分民辦小學停辦。1967年“停課鬧革命”,學校工作陷于癱瘓。1971年8月至10月,又遵照中央文件精神,將“學校辦到貧下中農家門口”,小學由上年119所發展到149所;增設半日制小學7所。1972年秋,縣革命委員會才將下放的公辦小學全部收回縣辦。
1977年,對學校重新調整和布點。小學由149所減為130所。1979~982年,根據中央“調整、改革、整頓、提高”的方針,縣文教局先后撤并完小12所、初小23所,調整后保持完小41所、初小82所,共123所。
1983年10月,縣人民政府作出普及初等教育的決定之后,至1984年曙坪鄉柳木溝、月亮洞、麥渣坪、磨子巖、林河先后辦私學6所。1985年縣文教局將私學分別收歸公辦或民辦。至1986年鎮坪縣有小學139所。
1990年,小學112所,在校學生7898人。學齡兒童入學率97.2%,小學鞏固率95.6%,畢業率83.4%。
2009年,鎮坪縣共有小學52所,186個班級,在校學生4181人,425名專任教師;小學高級教師146人,一級教師255人。鎮坪縣有幼兒園1所,幼兒園(含學前班)共有28個班,在園幼兒824人。1957年秋,石砦小學附設初中班1班一年。1958年在石小原址設石砦初級中學。1960年復興和曾家壩小學設初中班,翌年并入石砦中學。11月,因自然災害造成城鎮商品糧供應緊張,石砦中學放假至1962年底。
1969年4月,12所鄉中心小學改為七年制學校,石砦中學停辦,教師分配到各中心學校。1970年,13個公社都有七年制學校。1970年恢復石砦中學,招收高中班。1973年,曾家七年制學校改設中學,招收高中班。當年,大河中學招收高中班,鎮坪縣高中5班,初中25班。
1976年,石砦小學開設初中班。在石砦公社革命五隊籌建“共產主義勞動大學”(簡稱共大)校舍。1977年縣文教局對學校布點重新調整,保持現有石砦、曾家、大河3所完全中學,不再發展;七年制學校的初中班秋季不再招生;至1980年七年制學校初中班全部撤銷,停辦共大,開辦復興初級中學,撤銷大河中學高中班,1982年撤銷曾家中學高中班。
1990年有高中一所,職業中學一所,在校學生335人;初中4所,在校學生1541人。
2009年,鎮坪縣共有中學5所,68個班級,在校學生3567人,專任教師222人。普通高中在校生1139人。中學高級教師28人,一級教師86人,二級及以下教師108人。各類中學共有計算機472臺,體育運動場38個,61750平方米,圖書藏量達14.29萬冊(含電子圖書藏量12342片)。
獲取招生簡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