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學歷層次:中職
  • 學校性質:公辦
  • 學校專業:
  • 院校地址:天津市鳳山道6號

天津市市政工程技工學校簡介

天津市市政工程學校始建于1958年,占地108畝,分為河東、河西、北辰三個校區,是華北地區唯一一所培養市政、公路

、地鐵等城市建設專門人才的省部級重點學校和國家建設部“緊缺人才”培訓基地、共青團中央和天津團市委命名的全國青工技能振興計劃試點單位、青工職業技能培訓基地。多年來,學校始終把“師資水平一流,教學管理一流,技能培養一流,就業服務一流”作為辦學目標,堅持“圍著市場轉,跟著市場變”的辦學思想,牢牢把握“把職業教育辦成就業教育”的宗旨,以用人需求設專業,以技能要求定課程,使學校所設專業成為熱門專業,培養的學生成為搶手人才。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師資力量雄厚、教學設施完善,管理嚴格規范的集職業教育、職業培訓、學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教育中心。

學校建有標準的教學樓、圖書館、綜合會議廳和學術報告廳及市政實驗室、土工實驗室、混凝土市驗室、瀝青實驗室、力學實驗室、化學實驗室、機電實訓室、工程機械實訓室、鉗工實訓室等教學實訓、實習設備和設施及26個校外實訓、實習基地,以滿足學生專業教學、實訓、實習的需要。

學校工作主要突出兩個強化:強化德育教育、強化技能教育;提升三個質量:教育教學質量、就業質量和管理質量;加強四個建設:干部職工隊伍建設、專業建設、就業基地建設和辦學基礎條件建設;打造四個校園:衛生校園、平安校園、文化校園和和諧校園。目前,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正逐步深入,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強化,校園文化建設彰顯職教特點,招生就業工作成果顯著,專業建設逐步加強,內部管理規范有序。

學校鼓勵學生繼續深造。目前學校與天津市全日制本科院校—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和天津市職業大學聯辦了“三、二分段”中職接高職教育;建有天津市廣播電視大學市政分校;并與河北工業大學、河北省石家莊鐵道學院聯辦大專

、專接本學歷教育。實現了中專到大專、本科的直通。

為促使學生穩定就業,提高就業質量,學校設立了專門的學生就業服務機構—朝日勞務服務有限公司

。依托國家“城市國際化,鄉村城市化”的市政行業大發展的背景,學校與市政、城建、公路、地鐵、輕軌、濱海新區等200余家知名企、事業單位建立了穩定的人才供求關系。為天津市市政建設總公司、天津市城市建設集團公司、天津市城市投資公司、天津市津濱快速發展有限公司、天津市建工集團、天津市地下鐵道總公司、天津市市政設計院、中國鐵路建設第十六局等近百個單位輸送了二萬余名畢業生,受到用人單位好評,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%以上。學生就業面廣、工作穩定、險種全、收入高、行業前景好。

天津市市政工程學校怎么樣?

天津市政工程學校培養高級藍領一次性就業率80%

2007-6-2114:56:30

人民網·天津視窗6月21日電:連續三年,學校共3000余名畢業生,一次性就業率達80%;“訂單式”培養,為學生就業開辟“綠色通道”,一次性與天津市地下鐵總公司簽單148名……在目前許多大學本科畢業生求職難的情況下,本市市政工程學校卻因為采取多種形式不斷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,大力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,而使得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始終保持全市同等學校領先水平。

據了解,該校在重視學生品德教育的同時,把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,不斷改善教學環境,完善現代化的教學設施,僅去年就投入近200萬元。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,在校內外建立了數十個實習實訓場所。培養出來的“高級藍領”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。據了解,該校還采取了三項措施促進就業:以實習帶動就業,為每位學生從實習開始建立臺賬,隨時跟蹤學生實習及擇業情況,提高就業推薦的成功率;加強對學生進行實習、就業前教育,加強與實習生、畢業生及其家長的溝通、交流,引導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就業觀;不斷開拓新市場,根據企業的需求,“訂單式”培養學生,集中培訓、強化管理,及時輸送畢業生。(劉曉艷)

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。

說白了,有人上啥學都行,沒人最好上個好點的學

天津市市政工程局技工學校和天津市第一輕工業學校哪個好

天津市第一輕工業學校好

一輕校好~!

天津市政工程學校,怎么樣???

天津市政工程學校培養高級藍領一次性就業率80%

2007-6-2114:56:30

人民網·天津視窗6月21日電:連續三年,學校共3000余名畢業生,一次性就業率達80%;“訂單式”培養,為學生就業開辟“綠色通道”,一次性與天津市地下鐵總公司簽單148名……在目前許多大學本科畢業生求職難的情況下,本市市政工程學校卻因為采取多種形式不斷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,大力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,而使得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始終保持全市同等學校領先水平。

據了解,該校在重視學生品德教育的同時,把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,不斷改善教學環境,完善現代化的教學設施,僅去年就投入近200萬元。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,在校內外建立了數十個實習實訓場所。培養出來的“高級藍領”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。據了解,該校還采取了三項措施促進就業:以實習帶動就業,為每位學生從實習開始建立臺賬,隨時跟蹤學生實習及擇業情況,提高就業推薦的成功率;加強對學生進行實習、就業前教育,加強與實習生、畢業生及其家長的溝通、交流,引導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就業觀;不斷開拓新市場,根據企業的需求,“訂單式”培養學生,集中培訓、強化管理,及時輸送畢業生。(劉曉艷)